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难道真的是因为儒道?孔融不敢去想。
整个大汉的局势,为何与儒道所提倡的背道而驰。
大汉独尊儒术三百余年,得到了些什么?儒家养士三百余年,其道又是什么?是仁爱?孔融首先想到的,是这两个字,所谓仁者“爱人”
而“亲仁”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的人,并亲近有仁德之人。
但黄巾肆虐,直到现在都未曾平息,那些原本应该“被爱”
的人,却高举大旗,造了这群“仁者”
的反。
为富不仁,为官不仁者,比比皆是。
想到此处,孔融终究未能说出口。
是三纲五常?昔日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就是,君主要谨守君道,臣子要恪守臣道,做父亲的,要尽父道,做儿子,要尽子道。
而五常,自然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的道德准则。
按理这一连串的行为准则下来,不应该是君臣相得,父慈子孝,夫唱妻随,有仁、守义、知礼、明智、诚信,天下一派祥和的景象吗?然而,正好相反,大汉三百年以来,却屡屡有奸臣当道,祸乱纲常,外戚干政,最后导致皇权孱弱不堪,底层民众苦不堪言。
孔融望向一旁的刘禅,这位弘农王昔日被废黜帝位的画面,那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的模样,所谓的伦理纲常,竟抵不住三千西凉,可悲可叹!
又或者是,忠恕之道?如今,豪强并起,门阀林立,他们眼中的忠诚与宽恕,就如同一个笑话。
他们不再忠于大汉帝国,只忠于自身的利益。
他们不再宽容底层的民众,相反,更加无情地剥削、压榨,以至于才有了席卷整个大汉帝国的黄巾之乱。
孔融想了半天,内心似乎有点绝望。
因为他突然发现,信奉大半辈子的儒道,竟也救不了如今风雨飘摇的大汉。
那么,儒家的道,又是什么呢?孔融似乎想到了一人,那日董卓废帝之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孤勇地站立在朝堂之上,怒斥董卓就是一位谋权篡位的匹夫。
“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
一句话,直接把董卓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也难怪董卓听完,心中火冒三丈,要杀之而后快。
而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尚书卢植,一名年过半百的儒家子弟。
这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浩然正气!
这股敢与强权作斗争的精神!
是气节!
儒家圣人们,孜孜不倦,刻进大汉骨子里的,正是这股浩然正气,正是这份气节。
,!
“昔日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周文王囚在牢中,却演绎完善了《周易》;仲尼先祖在生活困窘之际,创作了《春秋》;苏武北海牧羊,百折不挠;太史公司马迁受尽腐刑,而编写了《史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