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没办法,他刚被皇帝收拾过,现在属于夹着尾巴装乖的阶段。
到了十月初六日,皇帝正式起驾,
天子龙辇是队伍庞大、旌旗蔽日,浩浩荡荡的从北京城中走出。
国家像这样强盛,朱厚照也就没省马车这样的小钱,他的座驾乃是八匹透黑精壮的大马所拉,车厢长两丈有余,内里分出了两块独立区域,最前方是放着书案,用于处理政务,后面用木门相隔着的是一个宽而软的大床,供他在路途中休息。
这两个区域左右两侧各有一扇小窗,而轮子则是前二、中四、后二的格局,至于帘子和木头的用料装饰则不必多言。
可以说,这几乎就是一个移动的乾清宫。
如果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容得下七八名臣子。
至于路途颠簸也不必过多担心,两京大道已经被修整过了,虽比不得现代高速公路那样丝滑,但人坐在里面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
而因为天子出行,封路则是不可避免的操作。
朱厚照没在这方面为难负责他守卫的神武卫将士们,不然万一有什么意外,那不仅对他个人安危造成威胁,也会使得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朝堂出乱子。
当然,这样的缺陷就是外面的景色会比较单调,大部分都是一眼望过去的平坦耕地,刚出紫禁城还觉得新鲜,走到保定就已经不想往外面看了,而是听着自己的臣子说些具体的事。
这期间,邢观和姜雍所主张的一件事引起了他的主意。
其实也不算正式的论政,更多的是一种论学,话赶话谈起的。
邢观说:“当年太宗文皇帝迁都北平,最大的缘由是出于北方防务的考量,以天子来守国门。
百余年前,大明最大的威胁也是来自北方。
所以那番考虑自是恰当。
但时移世易,皇上文治武功,冠绝古今,北方蒙古余孽已不足为虑。
不仅如此,自博望侯出使西洋以后,上下始知当今世界之势是航海大业浩浩汤汤,不可逆转。
尤其是产业强国、产业立国的观念显然更适合当下的世界和当下的大明。
大明又与南洋和西洋诸多国家往来通商,现在的海上船只如过江之卿,由此而知,国家的重心会在几十年间由北方转向南方,而且陛下也说过,今后大明的主要威胁更有可能是来自于海上。
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考虑再将都城迁往南京?”
邢观也不是特意在向皇帝上奏,或许是这一次正好是出发前往那里,所以他才多说了这么几句。
但他这么一讲,其他人还真的有几分认真对待的神色。
与此同时,朱厚照则在心中想着:当年朱棣要迁都北京,也有政治考量。
他对建文皇帝的削藩之策大加批判,但是他当了皇帝以后也得削藩,这是不可更改的政治格局,不削藩还得了?
但他造反的时候,肯定是说我是太祖皇帝封的九大塞王之一,身负戍边之责。
哪怕当了皇帝,也要强调这一点,因为这是朱元璋给他的,那么迁都北平,以天子守国门,自然就是这个政治逻辑下的产物。
上一世朱厚照并不会这么考虑,哪怕去看历史,也是觉得朱棣大概还是考虑军事因素,考虑了国家北方的防务压力。
但现在当了这么些年皇帝,刚刚那些想法竟就自己这么冒出来了。
而邢观之后,少府令范玉昌又说:“邢尚书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大明南洋公司便更像个京里的衙门,而不像地方。”
朱厚照心中默默的赞同这句话。
大明南洋公司太重要了,它的一把手都是自己绝对亲信。
虽然在杭州,但实际上却是北京直接遥控。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的重心确实是在南方。
否则为什么不干脆把南洋公司放到京师去呢?
“迁都大事岂可轻言?”
顾人仪稳重出声,“便说所耗费的银钱便是个不小的数字。
况且定都北平已百年有余,天下人都习惯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