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正并不急于表态,只在三个方面说明问题。
其一,吐蕃为何要与大唐签订和约。
不是因为丢了石堡城,也不是因为唐军太能打。
石堡城原本就在大唐手中,吐蕃敢打第一次,就敢打第二次。
石堡城地势险要,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但也并不是打不下来,无非多死人而已,拼的就是消耗。
吐蕃是奴隶制帝国,吐蕃六茹尚且区分三六九等,就更别说还在之下的吐谷浑人、羌人、汉人等其他民族。
死多死少对于吐蕃来说,只是数字增减而已。
而且吐蕃精锐勇武军,勇悍程度并不逊色于唐军。
吐蕃崇尚勇武,征战之时以陷阵战死为荣。
吐蕃大相阵前乞和,回了逻些免不了要在脑袋后面坠一条狐狸尾巴。
这对他来说,是奇耻大辱。
但他能忍辱负重,持节牵马,其实就一个原因——粮草不继。
蕃军赖以为生的军粮以青稞为主,吐蕃西海等地的青稞每年五至七月间采收。
每年夏收之后,是蕃军最能打的时候,一旦拖过了七月,吐蕃人必定偃旗息鼓。
赵正一把火烧掉了吐蕃十二万石军粮。
这十二万石对于整个吐蕃来说,或许并不多。
但是对于吐谷浑来说,却几乎是一年的征调总量。
没了它们,蕃军想要接着打,他就必定要从吐蕃本土征调军粮。
而从吐蕃本土输送军粮,一是山高路险,运输不便。
二是距离太远,补给不畅。
这便像是大唐,河陇之地的军粮一夜之间尽毁,再想打仗,必须从关内、京畿抽调军粮。
日常应急或许能行,但想以此作为大规模征战补给,却是万万不能。
其二,吐蕃在陇右的中勇武军此战伤亡过甚。
吐蕃苏毗茹部上中下勇武军虽然善战,但分剑南、陇右、河西三个战场。
部署在陇右的中勇武军中,苏毗茹部男丁几乎悉数上阵,军中更多的是吐谷浑人。
石堡城一战,唐军阵斩超两万,蕃军中勇武军便与左武卫一般,伤亡惨重,再想开战又谈何容易?除非卫茹亲自上阵。
但卫茹拱卫逻些,便如千牛卫与之长安,轻易不能动弹。
卫茹上阵,都城逻些便告空虚。
此战两万卫茹兵回撤逻些如此干脆,无非便是他们打不起消耗战。
一旦陷入与大唐的战争泥潭,东南有南诏国,西南有倪泊尔,西边有天竺。
这些国家虽弱,但一旦趁虚而入,哪个都能让他头疼万分。
卫茹不能动,盖因象雄在大食被打残、约茹在安西仍在焦灼,骑虎难下。
卫茹势单力孤,翻不起浪来。
至于河西的下勇武军与剑南的上勇武军,问问他们,敢动吗?双方棋已走死,任何一方想要改变现状取得优势,岂是一时半刻就能立竿见影?“是以!”
赵正深深一躬,总结陈词:“此战之后,一年之内,无论从兵员还是从补给来说,吐蕃,不足为虑!”
议事厅上鸦雀无声。
梁珅立在一旁,此时不知该走还是该留。
这些东西,他完全插不上嘴。
赵硕深吸了一口气,赵正说的这些,他不是没想过。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