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18章
明代船只主要还是依靠风帆和人力进行推进,所以跟后世的蒸汽轮船肯定是没法比的。
兴华军的科技虽然不断发展,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没办法将蒸汽机搬到船上,成为动力来源,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依靠传统的方法。
当然,兴华军的舰船比明朝的舰船有了很大改进,比如仿造的西洋战舰,盖伦船之类的战列舰,其流线型的身躯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大大增加了船只航行的速度,但这个速度的增加只是和明代的战舰进行对比,跟后世的战舰还是没法比的。
可即便是这样,陈永素依然是忧心忡忡,因为这时候也没有卫星,也没有电报,信息传递的手段非常有限。
可以这么说,哪怕是陆涛的情报军已经摸到清军附近,对清军进行了有效的监视,但是情报也无法传递到正在行进中的水师舰队之中。
战场对双方都是不透明的,清军不知道陈永素水师的动向,同样,陈永素也不知道清军现在已经退到什么位置了。
他能做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凤阳,如果那个时候清军已经渡过了淮河,那只能说明是天意,可即便如此,陈永素也要做出最大努力。
明代郑和下西洋,根据后世记载,郑和舰队每天航行的速度大约是在八十到一百二十海里之间,如果换算成公里,基本上每天平均航程在两百公里,这个速度对于那个时候的科技水平来说已经是非常快速了。
也就是说,从台岛出发到凤阳府,如果按照最大公里数来算,也就是两千五百公里,那么全速航行的话,十几天就能到达。
但郑和之所以能保持这种高速,一方面是因为巧妙利用了季风,另一方面也是明代造船科技发达的缘故。
但放在陈永素这里,虽然船只更加先进了,但是情况却更加复杂。
毕竟内河航道狭窄,而且是逆流而上,进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之后,很难利用风力,只能依靠人力前进,陈永素当然想要在半个月之内杀入淮河,但能不能做到,还要看全军上下能否齐心协力。
“将军,旗舰发信号了。”
陈永素舰队后方的一艘大船上,同样有一个年轻的将领在居中指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冯锡范。
当日冯锡范侦查到厦门的情况之后,立刻通报兴华军和郑成功,在高衡前往台岛跟郑成功商谈之后,双方已经确立了兴华军的主导地位,也就是在日后的联合作战中,以兴华军为主导,就连郑成功本人也要听从高衡的指挥。
如果放在以前,可能郑家军上下还会有些膈应,毕竟郑成功可是皇帝亲封的国姓爷,地位崇高,郑家军也是明军水师转变而来,说起来才是华夏军队的正统。
兴华军虽然大部分都是汉人构成,可不管怎么说,是从域外来的军队,若说是正统地位,跟郑成功应该没法比。
可以前毕竟是以前,南京战役失败之后,反清复明的大好局面付诸东流,最关键的是各部人马遭到了毁灭性重创,张煌言等一批爱国的文官武将被清军斩杀殆尽。
郑成功自己也遭到重创,就剩下这么点人马。
毕竟在抗清大局之中,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指标,如今兴华军坐拥十几万大军,而且全都是一等一的精兵,跟郑成功麾下这一两万残兵败将比起来,算是大巫见小巫了,郑成功就算是不想听指挥恐怕也不行。
当然,国姓爷的肚量没有这么狭小,为了抗清大业,自己怎么着都成。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