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梁秋燕并不意外地点点头,“既然是试点,说明大家都是第一次参与这项工作,有的同志心有疑虑是正常的,有问题就趁早提出来,咱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嘛。”
“那行,我就先说说我的想法。”
冯大成直言道,“手工业合作社是集体性质的,也就是说,在这些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员们是出钱参股的。
据我了解,合作社里几乎所有人都参股了,要么出钱,要么出设备。
咱们现在要把集体的合作社,变成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否有理论依据?这在实践上完全……”
叶满枝听他斟酌着措辞,讲了十来分钟。
总结下来非常简单,把集体财产变成全民的,这样操作是否合法?
冯大成是机关老油子了,他心有疑虑,但有些话又不能说得太直白,只好拐弯抹角地输出观点。
其实,叶满枝刚接到任务的时候,脑子里也闪现过类似的想法。
她虽然参加工作半年了,但平时接触的都是群众工作,思想上更接近普通群众。
把合作社转成地方国营工厂,只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被人解读为私有的转成公有的,个人的变成国家的。
这事好说不好听啊!
改革工作尚未启动,她已经能想象到即将遇到的阻力了。
冯大成说得隐晦,但是连叶满枝这样的小年轻都能领会他的意思,其他人就更能理解了。
梁秋燕很严肃地强调:“我要声明一点!
市里主导将合作社变成国营工厂,不是为了侵占个人或集体财产!
转厂以后,社员的股金会以现金形式退回,生产工具或厂房也会给予一定的折旧费,咱们从财政局抽调的三位同志,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社员退股。”
至于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她请市委政策研究室派来的研究员,替大家解惑了。
研究员叫余振芳,也是位中年女干部,笑呵呵地说:“大家不要太紧张,市领导既然想搞试点,前期肯定是做过调研的。”
她举了一个很通俗的例子。
“从区人委大门走出去,右转有个维修合作社。
这也算是手工业合作社吧?”
大家点点头。
“我早上去看过了,这合作社里有八个师傅,以前都是单打独斗搞维修的,属于个体私有制。
然后八个人合作,组成一个合作社,有钱的出钱,有工具的出工具,合作社就变成集体所有制了。
这么说,大家都理解吧?”
能被派来改革办的人,都是各单位的精兵强将。
对这些最基本的情况不可能不懂。
于是继续点头。
余振芳是搞理论研究的,但是解释起理论问题,却特别接地气。
“通过这个小小的维修社就能看出来了,集体所有的合作社,是从以前的个体私有制过度而来的,而将集体所有制,过度到更高级的全民所有制,又为什么不可以呢?合作社经济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个问题在《大公报》上已经有人探讨过了,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看一看。”
叶满枝将具体日期记下来,打算回去找出《大公报》看看。
她平时只阅览本地报纸和《人民日报》,其他报纸还真没怎么看过。
余振芳继续道:“至于是否有必要,将合作社转成国营工厂,我觉得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先跟大家分享几个真实案例。”
“咱们市里的第五铁器社,规模不算小,去年五金公司为了支援外省赈灾,给这个铁器社下了一笔2000把斧头的订单。
赈灾工作嘛,利润肯定不会太高的,结果就因为利润低,这个社生产的2000把斧头中有1400把因质量不合格被退回了!”
“还有一个东风棉织社,原本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结果年底给社员分红以后,买机器的钱不够用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