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1章
吹了大半天的寒风,让叶满枝的手脚和脑子都是木的。
跟随张副司长进入会议室后,她默默缓了好半晌,终于在心里有了实感——他们成功混进来了!
完成报名,跳过初赛,曙光厂竟然直接进入了决赛圈!
与各厂的代表简单寒暄后,张副司长便切入了正题。
“国家这次从国外引进彩电生产线,是为了提高咱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速电视工业的发展。
生产线最终落户的企业,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使命……”
几家工厂的代表都认真做着记录,不过大家更关心的显然是生产线的落户条件。
712厂的郭主任率先问:“张司,这次部里选择企业时,有什么标准?”
张副司长说:“最终的选择肯定要进行综合考虑,比如技术水平、生产条件、是否有彩电试制经验、交通是否便利等等。”
“这次引进的设备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原则上要尽量为国家节省外汇,国内能自主生产研发的设备,不考虑引进。
所以,企业自身的科研水平,自主创新的能力,都是考核依据。
另外,这条生产线肩负着重要的生产任务,要为全国人民生产彩电,部里更倾向于沿海沿江、交通便利的地区。”
会议室里只有十来人,整体气氛是比较轻松的。
听了张副司长的话,几家军工厂的领导都细数起自家的优势。
郭主任自信道:“这说的不就是我们712厂嘛,华夏第一屏出自712厂,前年我们又成功试制了彩色电视机,在这两年的彩电攻关大会战中,我们天津战区成绩显著。
要说交通便利,那也是有河有海有铁路的。”
“但你们军品的生产任务重吧?”
305厂的李主任玩笑似的说,“712厂技术水平确实高,值得大家学习。
可是,你们这两年的军品产值都占总产值的80%以上,生产线要是真的落户了,你们哪有人手和精力生产民用电视机?”
叶满枝在心里给李主任翘个大拇指。
厉害!
如果只看生产电视机的经验和技术,那真是谁也比不过712厂。
华夏第一屏不是白来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家一直是电视行业的老大哥。
这几年刚成立的好几家地方国营电视机厂,都是去712厂取经的。
但是,军工厂的日常生产中,要以军品为先,他们的军品生产任务很繁重。
712厂在这方面真的没什么优势。
叶满枝往张副司长那边瞄了一眼,对方在笔记本上写了几笔。
看来305厂李主任找到的这个切入点,也给领导打开思路了。
几家军工厂的代表相继发言,潘昆仑在桌下碰了碰叶满枝,暗示她尽快介绍曙光厂的情况。
与军工厂相比,曙光厂这家地方国营工厂,除了产量高,没什么突出优势。
叶满枝将其他人的发言一一做了记录,在心里快速盘算一番后,在最后做了发言。
“我们滨江曙光机器厂与在座各位其实还挺有渊源的,以前我们的军工代号是833厂。
后来因为小三线建设,才不得不与833厂分家,变成了如今的曙光厂。”
“尽管分家了,但我们把军工厂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延续了下来,无论是生产规范还是管理制度,这么多年一直没怎么变过。”
“咱们这6家企业中,712厂是最早研制电视机的,而我们曙光厂应该可以排在第二位,早在1966年就成功试制出两台黑白电视机,算是起步比较早的企业。”
其他企业的领导们:“……”
这个曙光厂的女干部可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起步既然那么早,那彩电攻关大会战怎么没有滨江战区呢?
叶满枝像是看透了大家的心思,接着说:“当然了,曙光厂的起步早,但我们省内电视工业的起步相对较晚,所以,我们作为全国上千家单位中的一员,支援了天津战区的彩电攻关项目。”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