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秦刚与邹放正走入菱川书院,就听到正堂之中几名学子为着扬州书局新近出版的一套书籍而争论。
而这套书籍,居然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梦溪笔谈》,而其作者,便就是此下谪居于润州的沈括沈存中。
自沈括因永乐城兵败而被贬,基本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他先后到了随州、秀州,最后于元佑四年迁居至润州,在梦溪园里隐居,并开始潜心创作《梦溪笔谈》。
而此时已是元佑八年,听闻这部鸿篇巨着已然问世,秦刚不由地一阵欣喜涌上心头。
要知道《梦溪笔谈》曾被后世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是唐宋以来的中国人对于自然、社会、科技以及人文现象观察后,最重要的集大成者之书籍。
当然,此时的秦刚也只能按捺住心头的激动,只是颇有兴趣地与邹放一道,静静地立于众人的身后,听闻堂中的辩论。
在陆陆续续的争论发言之中,听得出支持那位被称进明的学子的声音要稍显多些。
毕竟像《梦溪笔谈》这样一部多达二十六卷之多的巨幅丛书,一是文体涉类庞杂,按时人习惯的“经史子集”
的书籍分类标准来看,似乎放在哪里都不是觉得太合适。
二是书里所记载反映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当时读书人的一般理解范畴,总觉得它完全偏离了经义大道,多少会引发各种不解,甚至会是激烈的反对观点。
“梦溪丈人之书,其实可列入子部。
我看此书,观天地之万象,录世间的细微,颇有秦秋诸子百家之气度。
而这儒学大道,莫不脱于解经释子之说也!”
突然出现的这一声音,又给一度陷于弱势的一派注入了新的信心与力量。
邹放此时小声告诉秦刚,说此话者,正是该书院山长乔襄文。
秦刚赶紧循音看去,却见此人虽为山长,却是混迹端坐于众位学子之中,约摸三十多岁的模样,长就了一副慈眉顺目之面容,倒是并没有多少想像中的那种学者师尊的威严气息。
发言完毕,也没有那种身为山长欲求“一锤定音”
的感觉,似乎却是有一点“抛砖引玉”
的再起话题之意思。
果然,立刻便有学子反驳:“即使列入子部,这诸子百家,除却孔孟之圣道,其余不过都只是一家之言,譬如杨墨之道,不过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非也非也,六经为儒家之源,更为诸子之源。
尧舜二帝,禹汤文武四王,莫不为诸子百家所推崇。”
“沈存中,壬人也!”
这句对沈括的评价出自于曾经提拔他的王安石之口。
此时虽是元佑年间,但淮南之地认同王安石的学子还是不少的。
眼看话题的讨论开始偏向于对于作者的为人品性评价时,乔襄文显然是看见了邹放两人,也随即想到,立于他身边的那位年轻人应该就是之前通知他时所说的秦刚了,便赶紧站了出来,对他俩一拱手道:
“二位贵客到访,未曾远迎,还望恕罪。
今日正逢今我山堂辩会,盖因润州梦溪丈人沈朝散【注,沈括官至朝散郎,是以对其尊称】的《梦溪笔谈》一书而起,不知贵客对此书可有见教?”
堂里齐唰唰地一下子转过来的眼光中,多数学子是认识邹放的,所以,他们此时更加关注的,却是居然比他们还要年轻的秦刚。
秦刚一愣,心想:莫不是乔襄文以此为题的一个当面测试吗?
对于《梦溪笔谈》的成就、价值以及数百年之后的高度评价,他自然是了然于胸的。
但是眼下却是这部书籍刚刚推出的时期,又是处于科学尚未昌明的古代,自己能用怎样的语言与观点,来取得目前正在激烈辩论的众人认可呢?
一时之下,便有两句诗句涌上了他的嘴边,他便随口吟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听得这两句诗,众人不仅一愣,反应快的人咀嚼几遍后便觉得其中所言的大有道理。
秦刚再对众人一拱手后道:“我等读圣贤书,当谨记夫子所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经义大道,莫不可举诸身边皆适之。
今要评价《梦溪笔谈》一书,为何不若引其记载,而各自验其果耶?由此是非曲直,必将会有定论。”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