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智远和尚自然不会去选一斤两文钱,女施主说过,如果藕炭不赚钱,她从别的地方也能赚回来。
但平心而论,藕炭这样的东西自然越便宜越好。
智远和尚思量许久,先看了看王晏,他与王施主也算有些交情,但这次王施主却没有半点帮忙的意思。
既然不能依靠旁人,他只得试探着道:“一斤三文怎么说?”
谢玉琰道:“今年按每秤二十文卖给我,明年碎石炭定会涨价,到时就按市价来算,每斤藕炭得利约三成。”
“还要涨价?”
智远和尚不禁道,“为何?”
“大和尚只顾为大名府百姓谋利,却不知随意定的价钱会伤及其他做藕炭的商贾。
不是人人都能拿到便宜的碎石炭。”
“大和尚若是信不过那些商贾,不妨让僧众留意各地碎石炭价钱,发现有人故意抬价,凡是与我们有买卖往来的商贾,一经查证,便不再与他做买卖,不是与我们有关的商贾,我们也可以将便宜藕炭卖过去,让他不能得逞。”
智远和尚点头,这样甚好。
王晏心中叹息,大和尚不知不觉就接下一个重要的差事,开始一心一意为谢玉琰的藕炭买卖操劳了。
智远和尚又道:“那为何非要三成利?”
“不得利,谁又愿意去卖藕炭?小商贾要养家糊口,挑炭人也要赚些辛苦钱,不将利留出来,有多少人能投入这一行当之中?”
“寻常雇工一日一百文钱,聪明懂得经营的小商贾赚三成利,多吗?”
“他们要采碎石炭,要雇人来做事,”
谢玉琰看着智远和尚,“还要给朝廷交赋税,对他们来说也是应得的。”
这么一想也没错。
谢玉琰接着道:“寺中僧人若是去矿场劳作,我也给一样的工钱。”
有没有僧人愿意赚这些银钱,那要看智远和尚的本事。
谢玉琰很厌烦那些受人供养的僧道,大梁每年除了宗室,增加的僧道最多,土地被他们蚕食干净,朝廷得不来赋税。
这些人着实应该做些实事。
以现在智远和尚的名望,无法改变这些,但可以缓缓图之,她只不过是开了个头而已。
智远和尚道:“那就……按女施主所说,不过碎石炭在哪里?”
谢玉琰走出禅房,指向不远处的塔林。
“一直都被比丘们守护着,是时候拿出来造福百姓了。”
塔林是僧人埋骨之地,要从下面挖石炭来做佛炭。
这话说出去,宝德寺佛炭的美名,必然能被人传颂,宝德寺也就活了。
谢玉琰从于妈妈手中拿过文书:“大和尚没有疑议,便与我签下文书,将宝德寺将碎石炭卖给我,我每月按斤支付寺庙银钱,文书签好,我会付给宝德寺五百贯做定金。”
智远和尚怔怔地看着那文书,女施主来寺里之前就想好了,他一定会答应。
当她说出“佛炭”
两个字时,他就已经无法拒绝。
早知道,他不应听她说话。
签好了文书,智远和尚才舍得将手中的藕炭放在桌案上。
旁边的王晏不禁摇头:“智远大师,若是现在谢娘子反悔,不将这叫佛炭,你要如何是好?反正她已经拿到了碎石炭,后面的事与你再无干系。”
智远就是一怔,他怎么没想到?大和尚的心碎了一次又一次,只觉得就快拼凑不起来了。
王晏明明看出来了,却不早些提醒,现在倒像是在看他的笑话。
谢玉琰笑着道:“所以大和尚莫要再说我是恶人,谁都:()四合如意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