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摩尼教中国旧译“明教”
、“明尊教”
、“二尊教”
、末尼教”
、牟尼教”
等,于公元三世纪在波斯兴起,三至十五世纪在亚、非、欧很多地区流行,大约在隋唐时传入中国新疆地区。
唐延载元年(694年)传入汉族地区,“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来朝。”
开元七年(711年),吐火罗(今阿富汗)支汗那王帝赊上表唐玄宗,献上一个能解天文的摩尼教法师大慕闇,乞求玄宗为其置法堂供奉传教。
摩尼教传入中国内地后,在民间产生了一些影响。
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发布敕令,禁止唐人信奉摩尼教,但不禁来唐的西方胡人信奉。
摩尼教传入新疆后,又传入当时居住在漠北的回纥,并被回纥尊为国教。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曾两次向回纥借兵平叛。
由于回纥平叛有功,唐朝对其非常优待。
因回纥敬信摩尼教,唐朝解除了天宝以前不许唐人信仰摩尼教的禁令。
摩尼教借助回纥之势,在中国内地大力传播,从至德元年(756年)至会昌二年(842年)近百年内得到迅速发展。
当时不少立有战功的回纥人被准许留驻大唐京师长安,在府宅置摩尼院,供养摩尼师。
大历三年(768年),唐朝“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寺。”
大历六年(771年),又应回纥之请,于荆、扬、洪、越等州,各置大云光明寺一所。
贞元四年(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元和二年(807年)回鹘使者奏请唐朝于“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三所。”
获得批准。
由此可见,摩尼教在回鹘的庇护下,从大历三年(768年)至元和二年(807年)40年间,从京师长安扩展到今山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和浙江等省广大地区,成为外来诸教中除佛教以外影响较大的一种宗教。
有些唐人也信奉摩尼教,长安人吴可久“奉摩尼教,妻王氏亦从之。”
摩尼师多精通天文,《唐会要》记载:“贞元十五年(799年)四月,以久旱令摩尼师祈雨。”
在回鹘与唐朝的交往中,摩尼师占有重要地位。
回鹘遣使唐朝时,几乎都有摩尼师偕行。
一方面回鹘倚仗摩尼师出谋划策,一方面是为抬高摩尼教在唐朝的地位。
唐朝为利用回鹘,也不得不尊重摩尼教。
唐朝在给予回鹘使臣赏赐物、财产时,摩尼师也享有同等的待遇,有时还通过摩尼师在唐与回鹘之间进行调和。
开成五年(840年),回鹘为黠戛斯打败;因过去回鹘恃功在长安横行不法,特别是每年以大批弱马强行换取唐朝数以万计的绢帛,引起唐朝不满,故乘机打击回鹘的势力,摩尼教也遭到排斥。
会昌二年(842年),唐朝借口“缘自闻回鹘破亡,奉法者因兹懈怠,蕃憎在彼,稍似无信,吴楚水乡,人性嚣薄,信心既去,翕集至难。”
下令暂时封闭江淮地区的摩尼教寺院,名义上说“待回鹘本土安宁,即令如旧。”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