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过了数日,曹操回来邺城了,文武大臣与会建章台,不少属吏都竟先去受命听议。
那天大雪纷飞,崔缨仍是默默地伫立在屋檐下,揣着暖绒袖,静心观雪。
早有杂吏传来喜讯,曹操很满意让阮瑀代笔写给孙权的书信,当即便给阮瑀不少金银,更赐炭与冬衣。
阮瑀这个寒士,终于靠自己的才华和本领,做好了职责本分,得以熬过这个严寒的时节。
崔缨,本该为他感到庆幸的。
却为何,每每念及那龆龀之年的小阮籍,心中怅惘伤神不已?
可怜绵绵弱子,早慧稚童,不知自己即将失去一位劳苦奔波半生,只得功名附诸翰墨的老父亲。
她的悲悯之情,对崔缨这个身份而言,又到底是喜是忧呢?
思虑过于忘神,崔缨连阮瑀从廊道尽头缓缓步来都不知。
“女公子晨安。”
“先生早。”
崔缨见阮瑀受赏仍面露忧思之色,不禁问道:
“先生从未有逾时……今日,可是家中有事耽搁了?”
阮瑀点头:“小儿福薄,初生时得了黄疸,今又感染伤寒,久治未愈,故而烦心。”
“这容易,也巧了,我这儿昨日新得了一本药理奇书,名唤《伤寒杂病论》,是南阳名医张仲景之作,缨赠与先生您,可按方抓药,必有奇效。
“以‘黄疸’为例,张仲景友情汗、吐、下、温、清、补、利小便等七种治法,选用茵陈篙汤、扼子大黄汤、茵陈五荃散、硝石矾石散、大黄硝石汤、小半夏汤、小柴胡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黄蔑汤等。
“至于伤寒,‘汤药方,为鸟喙十分,细辛六分,术十分,桂四分’,此乃旧方,我这有一新方,可遽速治寒疾,鸟喙改用附子,增蜀椒四分,桔梗二分,姜二分……”
“张仲景以善治伤寒,为民间称为圣手。
先生大可放心,令郎绝非福薄之人,其乃天资巧慧、才命非凡之童,可振阮氏一门,为扬谕仁义、存哲明道之保家主也!”
崔缨激动陈词的神态,让阮瑀颇为惊异,他定睛打量了崔缨一番,谢礼接过《伤寒杂病论》,微微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请女公子上楼座详叙——”
“先生请——”
崔缨大喜过望,连连折腰还礼,扶着阮瑀上阁楼。
窗外风雪并作,屋内熏香袅袅。
后来过去很多年,崔缨都难以忘怀,与建安名士煮酒论道的那雪日。
她欲即兴饮冷酒以敬,却被阮瑀劝阻。
“冷酒有伤妇人肠胃,女公子慎饮。”
崔缨笑着捏着冻耳,乖乖等候阮瑀先生温酒。
他一句师长的关心,让崔缨一刹那想起某某。
“某旧疾婴缠多年,不便饮酒,又丞相解禁酒之令不久,恕在下实不能饮酒,乞请以茶代酒,谢女公子赠药方之恩。”
“先生体弱多病,本不该闻香,这是缨儿特意为您准备的药香,料想无虞。”
阮瑀慨然,旋即在堆砌如山高的简堆后取来一把木琴,安然在雪窗前坐下。
“愿弹一曲,报兰蕙之恩。”
阮瑀的琴声悠然,动人心肠,犹如芷若滋味,与墨香、药香、酒香忽缠互绕,窜进崔缨眸中,她闭眼细品:
紫气如烟似梦,席卷着她全身,在阴雨缠绵的季节,带她悠游溪谷幽涧,带她触碰云霭粉霞;睁眼,却恍若新生一天地,峥嵘,葳蕤,繁茂,苍翠,才是那书简堆的本色,连飘落她手心的白雪,都成了洁净如玉的梨花片片。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