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崔缨听曹植说,年轻时,阮瑀受学于蔡邕,被蔡邕称为“奇才”
。
曹操闻听阮瑀有才,为搜罗人才,召他做官,阮瑀不应,隐藏深山,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见,这才逼出阮瑀,勉强应召。
由于阮瑀多次辞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宾客时,把他安排在乐队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气,不想阮瑀精通音律,即兴抚弦而歌。
很显然,阮瑀是个并不喜欢官场是非之人,但他有妻有子,迫于生计只能释褐入仕。
阮瑀之诗,悲慨多气,平易质朴,间有奇语,喜纳乐府,鞭辟社会现实,关注底层民众,与陈琳、徐幹三人多尚“汉音”
。
此外,他的章表书檄皆闻名当世。
但阮瑀,终究只是被安排做了小小的丞相仓曹掾属。
每日只作翰墨文章,虽与军国事息息相关,却又好像与军国事毫不相关。
因为他的政治见解,囿于墨客身份,注定不会被曹操重用,而远离前朝军议,同样会闭塞信息,难有晋升空间,更不论为君主良谋,尽毕生学问运筹帷幄了。
“此曲《猗兰操》,在缨儿十五岁及笄时,曾有琴师为奏。
今日听先生一曲,方知琴中更有琴中手,您曲中之幽兰,方可真正谓之‘建安风骨’。
生居华屋处,零落归兰丘。
如听仙乐耳暂明,缨儿今日,才算真正开悟‘成人’。”
阮瑀肃然起敬,立身作揖,崔缨亦还揖。
紧接着继续促膝长谈,就一本《伤寒杂病论》,崔缨将早准备好的话题抛出:
一谈生死有常;
“张仲景姓张名机,固为当世名医,相传他近年游历两京与许,若是有缘得见,阮先生可请他为您开方治病。
此君与华佗,都是医界奇才,而他所作《伤寒杂病论自序》,可为深读,颇有见地。
先生请看——一言生死有常,不信鬼神,与寻常好巫之庸医有天壤之别。”
阮瑀赞许:“王充《论衡》起“非圣”
旗帜,于《问孔》《刺孟》篇锋芒所向直指孔孟,曰‘死生者,无象在天’‘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
能为精气者,血脉也。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
“正是如此,”
崔缨接着阮瑀的话背道,“‘温气疫病,千户灭门,如必有命,何其秦齐等也’,‘吞药……能令人无病,不能寿之为仙’。
古今多少疾疫,索人魂魄只在朝夕,又生老病死为常,上至帝王将相,下肢平民老叟,皆欲求得仙丸,乞求长生。
却不知死生定数在造物主手中,人生而为人,又如何能作主为人?”
他忽而泪光闪烁,叹息道:“诚如斯,丁年难再遇,富贵不重来。
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
……
二谈讳疾忌医,临危时又露医闹丑态;
“上位者以势压人,骄恐任性,不听医嘱,又摇荡体虚,好逸恶劳,较寻常患者更为难愈。
医者父母心,本为救拯人性命的天之使者,却遭杀戮。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